所有重刑设立的目的都是为了雪藏,教育才是解决乱象的源头。
文 /李青
距离英雄联盟赛事官方公布《联盟反假赌赛调查结果与整顿方向》至今,已经快过去一年的时间。或许大家都以为严规之下、再无乱象,但遗憾的是,LPL却再次出现了假赛选手。
4月8日,英雄联盟赛事官方在微博宣布,Jay选手被LGD俱乐部举报涉嫌违规。经调查Jay选手假赛属实,确实存在影响LPL比赛公平性的不正当行为、并参与非法组织的有关英雄联盟赛事的投注。
对于上述调查结果联盟判定,Jay的行为不仅违反了《2022赛季英雄联盟职业联赛比赛规则》中第11.1.1.1条涉及假赛、第11.3条涉及赌博,且在调查过程中消极配合(第11.2.5条配合调查),遂对其处以终身禁赛,且终身不可从事任何英雄联盟相关直播的处罚。
本次联盟对Jay的处理,不禁让行业回想起去年LPL、LDL的那次反赌假赛彻查。
去年,4月22日,英雄联盟赛事官方对LPL、LDL共43支战队的所有选手、教练及赛训管理人员展开了反假赌赛一对一调查,并对此前已处罚的人员进行了进一步调查和问询。在这张大网之下,涉事选手28人,以及教练、经理、助教等工作人员12人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,承受了禁赛的后果。
上述受罚的40人中,有13人被终身禁赛。除以上禁赛名单外,联盟还处理了其他较轻微的违规行为,予以罚款或书面警告。
借着这次大清查的契机,英雄联盟赛事官方公布了《联盟反假赌赛调查结果与整顿方向》(下文简称《方向》)。《方向》表示,赛事官方将设置联盟防范机制、明确假赛奖惩细则、增强技术手段、并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的方式预防假赛赌赛事件发生。可以说,《方向》是在《财务公平计划》之后,LPL针对预防假赛赌赛颁布的一套新规则。
历时37天的停赛和调查,选手和联盟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。从上述动作中可以看到,腾竞主导的国内英雄联盟电竞对此高度重视——众所周知「赛事公信力」对于一个顶级赛事品牌的重要意义,新生的电竞产业更是容不得任何一点的阴影,「杜绝假赛」已然成为了赛事最为警戒的高压线。
然而,上次假赛风波核心人物FPX选手Bo的处理结果被公布后,虽然整个处理过程和调查结果已经体现了「程序正义」,但为期4个月的禁赛处罚在当时愤怒的网友看来,还是显得不痛不痒。
为了树立赛事方必须维持公正的定位,腾竞不可能根据舆情改变而处理结果,但涉事俱乐部FPX在选手解禁后并未让选手重返赛场,最终也算是在法理和情理的妥协中迎合了众意。
正值新法当立,情形与事实更为严重的「Jay假赛」东窗事发,那么枪打出头鸟,联盟有条件也有必要,挥起最为严格的处罚大棒,向选手开出了中国英雄联盟电竞史上最重的罚单,从职业选手资格到游戏主播资格全面封禁,其相关领域生涯几乎完全终结。联盟这一做法,在表达严肃处理态度的同时,更重要的是向其他选手以示警戒。
事实上,来自赛事官方的终身禁赛处罚并非是该类事件的最严重后果。
传统体育的案例告诉我们,假赛本质上是涉嫌违法的行为,情形严重而因此锒铛入狱的案例并不在少数,比如2003年的甲A收官战假球风波的涉嫌球员申思等人,在2012年被沈阳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被判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」,有期徒刑6年、罚金50万,并没收非法所得。
为此我们将此次事件的情形向多位专业人士求证,《电竞法学社》的创立人、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冯苏颖律师告诉ECO电竞派:
「根据目前公布的情形显示,Jay选手的行为涉嫌违反我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,构成‘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’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」
其中,「数额较大」的标准是受贿6万元以上,Jay选手的受贿金额是否达到该数量级,尚未有公开证据显示;且如果选手自身还存在有下注、利诱其他人同犯等未公开披露的其他违法行为,也有可能会被追加「赌博罪」、「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」等多项罪名。
对Jay选手来说幸运的是,其所在俱乐部LGD发布的公告中,仅仅只是表示「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益」,而并非是已经将相关证据移交公安机关或提起上诉。可见俱乐部在法律方向的态度,仍然念在电竞选手比较年轻、容易被法外蜜糖诱惑。因而留了一线,期待其能好好反省并震慑他人,不要真的被送进监狱才迷途知返。
仅仅承受联盟和俱乐部层面的处理,已经是JAY的最好结局。
说完了Jay假赛事件本身与各方的处罚力度,我们继续来探讨出现问题的原因。Jay选手是正儿八经的LPL俱乐部首发中单,虽然算不上能进一二三阵的明星选手,但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薪资待遇都会比LDL的选手好太多。
在这种背景下,说他因为待遇不足、无法解决生活需求而被迫「铤而走险」,显然说服力并不像之前LDL事件那么充分。
诚然,让每一个选手都能过得更好、才能专注于竞技,是商业体育世界维护赛事公平的公理,声名遐迩的北美四大联盟更是贯彻这种理念的典型代表,英雄联盟电竞作为后来者,在联盟化、商业化管理上都有着大量学习北美的影子,提升选手待遇标准自然很早就提上了日程。
根据公开披露的资料显示,Jay所在的LPL俱乐部主力选手待遇,就算谈不上财务自由,但也绝对远超一般工薪阶层。
但和北美四大联盟不同的是,以MLB为例,一名球员在登上大联盟之前,先要完成全部的学校教育,从稚气未脱的少年成为一个社会自然人,再经过6级小联盟的洗礼,变成一个心智成熟、技术拔尖的运动员后,才有机会到大联盟签下一份不菲的合约,从而完成依靠体育改变人生的目标。
但在电竞中,「体教结合」几乎是不存在的选项,尽管LPL有LDL的依托,看似大联盟与小联盟的关系,但LDL的选拔制度、选材前的教育程度、在队期间的教育程度都有着明显的不足,甚至直到今天「抓一个Rank路人王就上」的现象仍然占据着很高的比例。
也许俱乐部的管理层会认为当前的选材模式是性价比的最优解,到教育成熟的本科生里去招人,早已超过电竞选手的「黄金年龄」了,更谈何发展价值;在这个逻辑中,生搬硬套MLB的做法并不具有现实意义,但选手如果因为教育不成熟而产生的法律风险则是巨大的,因此如何提升俱乐部、尤其是LDL俱乐部在选手教育侧的投入是非常关键的。
当然,与这条逻辑并列的是,财务状况并不出色的俱乐部很难去主动提高选手教育的投入,毕竟出事还是相对小概率的,且投入教育的性价比远没有投入赛训高。那么在这种情况下,联盟树立严规,让出事的选手与俱乐部付出更高的代价,并建立公开、可汇报性的选手教育制度,才能倒逼俱乐部们走向规范。
同样与北美四大联盟有区别的是,无论是LPL还是LDL,除了最顶尖的个别案例,选手经纪人的角色是普遍缺失的。
在传统体育中,运动员经纪人可不是专业提包、点外卖的小助理,而是与运动员亦师亦友的存在,对其职业生涯起到督导与增益的价值,而且外界联络选手、甚至俱乐部联络选手都必须要先过经纪人。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在Jay假赛事件中,有一个选手经纪人知晓并第一时间进行规劝,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。
电竞行业也需要出现杰夫·施瓦茨(Jeff Schwatz)这样的王牌经纪人。
如果我们将目光放的更长远,其实最开始影响电竞俱乐部选材逻辑的「黄金年龄」一说,正在慢慢被打破——96年出生的Faker,还有一个月马上就要过自己的26岁生日,公认的电竞高龄,而他刚刚以主力身份夺下LCK春季赛冠军;同样在LPL还有96年的Doinb和Lvmao、97年的Rookie和Karsa,他们都是之前外界认为的大龄选手,春季赛的表现同样十分惊艳。
甚至我们可以大胆地下一个判断,之前的「黄金年龄」一说,正是出于我们对于电竞训练的不科学与不了解,随着更多专业领域的探索,这条黄金年龄的末尾线会越拉越长,这也正是传统体育们曾经走过的路。
同样,文化程度更高、个人心态更成熟、在役时间更长的选手,也能给赛事和俱乐部留下更好的羁绊记忆与文化产物——就像如今「少主」沃克比勒成为了道奇的王牌先发,可人们谁不喜欢看热爱这座城市、热爱公益的克雷顿克肖仍然站在投手丘上投球呢?
因此,对于电竞选手来说,缺失了完整的学校教育是非常可惜的事情,也可能是酿成诸多不良后果的隐患,那么俱乐部对其的教育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,让他们先成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体育运动员,再成就自己的传奇之路。如果各方愿意拿出更多耐心,那么从长远来看,这笔教育投入是极有价值的。
遗憾的是,世间没有反悔药,Jay的假赛风波给LPL联盟及LGD俱乐部造成的品牌损伤是不可逆的,不过这次双方的快速响应、重拳出击,倒是最终搏回了一些印象分。
社交媒体时代,人们关于事件的记忆是峰段叠加式的,这次事件的关注度也许会很快过去,但下次再出现类似风波时,人们会把新账旧账全部串联起来,对品牌的打击是加倍的。
因此,如何从根源上进一步解决现有的矛盾与问题,将会是联盟与俱乐部接下来要讨论的重点,反赌严规已立、薪资福祉已足,所有重刑设立的目的都是为了雪藏,因此提升选手教育力度与法律科普将会成为重中之重。
相关游戏
热门攻略